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它早已深深融铸到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之中;爱国是具体的、现实的,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就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这不仅是由爱国主义内涵的时代发展所决定的,而且有着坚实充分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宪法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爱国作为一种情感,是人类自有国家产生以来对自己祖国持有的一种最深切最持久的政治情感,承载着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爱国主义这个词汇,直到近代以来才比较流行,其要义就是忠诚地热爱自已的祖国。力行者令人起敬,背反者为人所不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都表明、爱国主义是自有国家产生以来人类文明社会所拥有的共同价值。例如,法国的贝当元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的民族英雄、但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向德国投降、组织了傀儡政府,至今得不到法国人民的原谅。这就说明,西方国家标榜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包括不爱国的自由。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收、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然,中国传统社会里所强调的爱国,是与忠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指向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家国”,这在“朕即国家”“家国同构”的时代是必然的。近代以来,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权思想的普及,传统的爱国主义内涵逐渐超越了传统的家国情怀,发展成为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的现代国家观念。此时的爱国主义,已经超越了个人、家族的小圈子,与现代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10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社会各阶层群众也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挺身而出,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先进的中国青年和广大民众把追求个人进步与追求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以民主反对专制,以科学反对愚味,扫清束缚社会生产力解放、发展的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障碍,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伟大的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爱国主义则是其核心内容。
二、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爱国主义就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干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奴役,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实现扫清障碍、创造前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就是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条显著优势中就包含了“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如今,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须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将其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人民万众一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和人类的进步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也是具体的、现实的,就是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前人接力探索的基础上,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四方面依据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就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这不仅是由爱国主义内涵的时代发展所决定的,而且有着坚实充分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宪法依据。
1、从理论依据看,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列宁对共产党的性质也作过明确阐述,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从历史和现实依据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也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产党应运而生。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从宪法依据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明确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必须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对爱国而言,就是坚持爱党、及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这既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的具体体现,也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有力保证。
总之,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践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的命运、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责任使命
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凝聚各方力量的领导核心,成立之初就是由一群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青年人组成的。他们以青春之自我,组建青春之政党,开创青春之事业,经过28年的奋斗与牺牲,终于创建了青春的共和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新一代的中国青年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到条件最艰苦的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自己的热血青春为共和国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当代中国青年勇立潮头,开拓创新、以自己的激情和才智为奋进的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个群体。
从毛泽东在莫斯科对中国青年发出“世界是你们的”、“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由衷赞美、到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的深情关怀、都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年人的殷切期盼。
新旧世纪转换之交,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青年人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迎来九十华诞之际,胡锦涛同志充分肯定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希望与未来、寄语青年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所密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首个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坚定思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从而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人、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我们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和嘱托,担当起民族复兴的责任使命。怎样才能不负党和人民对青年寄予的厚望?当代中国青年只有继承五四光荣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人生发展目标,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民族复兴才会在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接力奋斗中由梦想变为现实!
(江苏润宇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提供)
注:本文来源于《党课》教材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关注我们
扫一扫访问
更多精彩等着你!
留言板
江苏润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7366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